我见证了“互联网+税务”

2018-12-21   作者: 采集侠   来源: 网络整理

税收是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税务部门的管理方式、服务水平以及人民的纳税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近日,记者采访了位列全国税务系统100名优秀县税务局长、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的中新天津

  税收是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税务部门的管理方式、服务水平以及人民的纳税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近日,记者采访了位列全国税务系统100名优秀县税务局长、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唐洪祥,听他讲述一名基层税务部门带头人眼中的改革往事。

  收税靠腿 宣传靠嘴

  1985年,唐洪祥从部队复员,成为一名基层税务干部。唐洪祥回忆,那时,税务机关的征缴方式是“上门收税”,通俗点来讲就是“收税靠腿,宣传靠嘴”。一辆自行车、一支笔、一本税票、一把算盘就是税管员的全部家当。“改革开放之初,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和税务人的服务理念都处在懵懂阶段,‘上门收税’就是当时最好的纳税服务。”

  “上门纳税”取代“上门收税”

  1994年,税收征管体制进一步改革,国家开始实施“分税制”,唐洪祥也被分配到国税部门工作。“人民的纳税意识不断提高,这一年,我们局建立了办税服务厅,‘上门收税’也逐渐被‘上门纳税’所取代。”唐洪祥介绍,建立之初的服务厅由一个个房间组成,每个房间负责办理一类业务,这就是最初的办税“窗口”。分类窗口的设置有效弥补了“上门收税”无法全面解决纳税人涉税需求的短板,也极大地提高了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技术变革 网上纳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纳税人选择网络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管理。“以前大家办税的时间大都集中在上午十点左右,排队现象很严重。后来,我们大力推行网上办税、预约办税、自助办税等多种方式,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唐洪祥说道。

  如今,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税务部门也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引入各项工作,办税服务也进入了“互联网+税务”的全新时期。“我亲身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巨变,见证了中国税收的巨变,也见证了几代税务人在平凡‘税’月中‘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忠诚坚守。”

  • 责编: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