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 One正式走向商用阶段,开启全球汽车智能化的新时代。Waymo公司的CEO John Krafcik在Medium上发表《Waymo One: The next step on our self-driving journey》,Waymo One开始在Metro Phoenix区域商业化运营,面向部分早期参加Waymo路测的乘客。
Waymo作为智能驾驶行业领军者,技术提升、路测进程及商用化最为激进。首先,配置高成本的传感器系统来获得最全面的感知数据,实现信息融合及控制能力的提升。其次,路测进展仍遥遥领先,2017年路测距离超过35万英里,每两次接管间可无人行驶5600英里。最后,商用化进程最为激进。Q3开始收取费用,测试定价模型,且获得由加州DMV发放的首个无人驾驶上路牌照;本月起,Waymo One便正式发布。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模式分为两种,即“拥有”或“运营”。Waymo走“运营”的路线,希望通过车队的批量商业化运营产生收入。而整车厂较为保守,基本走的是“拥有”的路线,即通过L2→L3→L4/5的无人驾驶等级的逐步提升的路径,需要平衡性能提升与成本。
Waymo模式的出现及成功,已经开始颠覆汽车行业传统格局。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大规模普及,将带来汽车销量及保有量水平将逐步下降。另一方面,智能驾驶配置将成为未来车辆最核心的差异点和竞争点,如果整车厂无力与Waymo等抗衡,那么将沦为车辆本身的代工厂,利润率将被大幅削薄。因此,智能化对汽车行业传统格局的颠覆不可忽视,各整车厂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智能化作为重点转型方向。
投资建议。汽车智能化进程将颠覆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在行业发展早期阶段,应该优选有核心技术、布局稳健的标的。建议关注德赛西威(座舱电子+ADAS)、华域汽车(毫米波雷达)及韦尔股份(车载摄像头CMOS图像传感器)。
风险提示。无人驾驶技术升级及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