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融媒体视点我们来和大家聊聊交通这点事,平常我们走在路上总会看到一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或者不按道行驶,有的人觉得这是件小事,不过今后在福州这种想法可不能有,近日,福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制定了《公安交通管理领域联合惩戒实施细则》,14种行为将被列入"黑名单",今后交通违法不仅仅只是要交罚金,部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会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范畴,你的贷款可能批不下来,还会影响到你的车险厘定以及各种评选。
《细则》中共包含了14种"交通失信行为",包含醉酒驾驶,超速驾驶,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等机动车违法行为,也对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进行了规定,如果在1个季度内发生闯红灯、不按道行驶、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2次以上或者1年内累计发生5次以上就会被列入公安交通管理领域"黑名单"。除了向社会公布失信主体信息外,还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贷款审批、车险厘定、以及各种评优评先。自公安交通管理联合惩戒工作实施以来,交警部门已将8561条"黑名单"的数据信息导入福州市联合奖惩系统和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列入"黑名单"的有效期,原则上为自发布之日起2年,有效期满系统自动修复。 除此之外,《细则》也提供了多项交通失信的救济措施:有异议经审查属实的应予以删除;一年内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满30个小时的,或因见义勇为被市级以上表彰评为先进个人的,可对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进行即时修复。
交警"花式"处罚 不博眼球只保平安
这项规定一出,就有市民调侃说,这红灯一闯,保费秒涨,其实之所以出台这样的规定,也是希望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维护交通秩序,交通乱象一直是城市管理难以治愈的顽疾,在交通治理方面,不少地方屡出"奇招"。为了大家能够文明出行,交警们想尽了各种惩处方式,可谓是操碎了心。
四川达州:交通违法自己曝光 发朋友圈集赞免罚
近日,四川达州交警出"奇招"治理电动车违法行为引发不少关注。在查获电动车轻微违法行为时,驾驶人可以选择发朋友圈曝光自己的违法行为并呼吁大家引以为戒,集满20个赞后再由交警对其进行警告教育处罚。这种集赞方式只针对行人、非机动车首次轻微违法行为;违法当事人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可自愿选择罚款处罚和集赞"免"处罚两种方式。
广东深圳:乱用远光灯 罚看大灯1分钟
远光灯的危害不用多说,滥用远光灯害人害己,在深圳,咱们交警叔叔就决定让乱开远光灯的司机体验一下长时间被远光灯射是什么样的感受。被查车主要坐一把"绿色远光灯体验专用椅",并且要求看远光灯一分钟。估计这样被罚过一次之后,那些爱开远光灯的司机都不敢轻易打开远光灯了。
江西赣州:非机动车主别任性 小心被罚抄交规
为了更好地让文明观念深入民心,江西赣州的交警部门针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实行"以学代罚",这些不按道行驶、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市民在路边的交通岗亭了抄写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歌谣,在交警蜀黍的监督下,这些人把文明交通的内容都学习了一遍。
交通违法挂钩诚信机制 您怎么看?
一些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人,总以为闯红灯、骑车走快车道……那都是小事,最多也就被交警罚款。现在,无论是开车人、骑车人还是行人,如果您的交通违法行为达到一定次数,那么,个人信用都会受到影响。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新举措,市民们是如何看待的?对于营造文明的交通环境,大家都有哪些好的建议呢?我们一起去听听。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对交通违法行为比较反感,其中,闯红灯的"陋习"遭到大家普遍的指责和诟病。
市民:交通违法比较常见的就是闯红灯,非机动车包括行人跟机动车(抢道),太多了。(你最讨厌的是哪一种呢?)最讨厌的就是闯红灯,忽然冲出来,而且速度特别快,不仅仅是交通规则上的违法,而且还是一种人身安全上潜在的威胁,人家好好的走路你忽然冲出来,躲你呢还是不躲你呢,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
市民:(你自己最讨厌的是哪一种交通违法行为?)闯红灯。(为什么讨厌闯红灯?)容易出意外。
市民:比如摩托车(电动车)都闯红灯,主要是这个。(为什么觉得这个比较讨厌?)对双方都是不安全的,遵守交通秩序是每个人都需要做到的。
以往闯个红灯、走个快车道最多被交警罚个款,现在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当事人的贷款、保险和评优等等。换句话说,点滴行为都将汇聚成每一个公民的诚信档案。这样的举措,也让一些市民点赞支持。
市民:支持,支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交通违法行为)其实还是很危险,也是为他们着想,他不乱闯红灯他也不会出事,相互的,因为跟诚信挂钩了,然后诚信的系统比较成熟了以后,他出去办事情都会受到影响。(就会受到一个制约了吗?)对对,这是实质性的制约,20块钱的罚款没有用。
交通违法行为和信用机制挂钩,是为了规范人们,约束人们的不法行为。不过,一些市民也提出,交通违法行为虽然与个人素质、守法意识有一定关系,但有时也可能是由于道路规划不科学、交通信号设置不合理等因素所导致,因此,交通违法挂钩个人诚信也不可盲目"一刀切"。
市民:我觉得蛮好的,但是对于细则的话不确定说,打个比方说电动车闯红灯这个情况,我不确定说你被抓到了算一次,还是说你监控拍到了算一次,这个细则我们没有看到,只是看到了这样一个规定而已,具体的执行准则的话民众应该说还是不太清楚的。
市民:这样子是可以的,但是还是应该制定相对完整性的措施跟法律法规吧,让大家都能认可这个行为(举措),当我们制定出这些措施的时候,整个城市人为了这个东西共同去遵守一些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定,那对于整个城市的文明建设是非常有帮助的。
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交通秩序,方便人们的出行,市民们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市民:还是要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靠其他的手段我觉得很难,比如酒驾,就是加入刑罚它非常有效,我觉得法律比较有效,我觉得其他都比较累,给交警叔叔增加非常大的工作量,也没什么必要我觉得。
市民:可以挂钩很多东西,比如说包括假设买房的时候,你有超过很多次违规的时候,不好意思这次买房你不能买,比如说三年内你不能购房,当然这个好像有点残酷,不太好,就是想办法让他更多关系到一些个人的问题,自然会提示他要去做(遵守交规)这块事情。
市民:其实我觉得最根本的措施还是从教育上着手,因为怎么讲呢,小朋友在学校里面老师首先要宣导,再一个在家庭教育里面父母要以身作则,因为经常看到很多父母或者长辈带着孩子,然后就明目张胆地闯红灯,这样对小孩子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最本质深刻的影响,其他的话应该只是起到一个制度约束的作用,我觉得教育才是最本质的。
用诚信杠杆 撬动交通文明
交通违法记录挂钩个人信用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提高了交通违法成本,势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遵守交通法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法律法规的出发点不在于处罚,目的是规范社会秩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对于此次我市将交通违法与诚信机制挂钩的新措施,我们也请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 王开明谈谈他的看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 王开明
其实交通违法挂钩诚信机制是城市交通管理的一次尝试,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各地花式处罚办法一样,都是希望能让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增加文明交通的自律性,摒弃这些交通陋习。通过对交通失信人员进行联合惩戒,可以提高交通违法的成本,从而避免一起起惨痛的交通悲剧。通过失信惩戒这一杠杆,让更多人对交通法规产生敬畏之心,这也是对公众出行安全的最大保护。
来源:@新闻110
编辑:叶虹责编:郑雪峰